請即時發放
2023年1月11日
憑著登峰造極的琴藝和扣人心弦的演出,德國大提琴大師葛哈特(Alban Gerhardt)在過去30多年來贏得國際樂評和觀眾一致讚賞,地位非凡。大師即將來港,於2023年2月4日(星期六)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與香港小交響樂團首度合作,在首席客席指揮柏鵬(Christoph Poppen)的帶領下,亞洲首演英國當代著名作曲家安德森(Julian Anderson)的大提琴協奏曲《禱告》。另外葛哈特亦將於2月2日(星期四)舉行獨奏會,夥拍本地星級鋼琴家李嘉齡合作獻樂。音樂會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及撲飛公開發售。
德國雙大師聯手呈獻抒情佳作
享譽國際的德國大提琴大師葛哈特,不論是演奏經典名作或當代作曲家為他而寫的新作品,都富極具格調的味道,獲得各方高度評價,廣被譽為「當今最出色的大提琴家之一」。他將於2月4日(星期六)舉行的音樂會中,與再度來港的柏鵬大師合作亞洲首演英國作曲才子安德森為他而寫的大提琴協奏曲《禱告》。同場柏鵬大師亦會指揮樂團演繹孟德爾遜的《寂靜的海與順風的航行》,以及於下半場送上布拉姆斯的D大調第二交響曲,流露出明澈而溫暖的情感。
安德森憑《禱告》奪得2023格文美作曲大獎
安德森的大提琴協奏曲《禱告》由法國電台、香港小交響樂團、伯明罕市交響樂團、挪威室樂團、瑞典室樂團及洛桑室樂團聯合委約,共用了兩年創作。安德森指出,在《禱告》中,大提琴的每一條弦線都被重新審視,並被賦予了各自的特性和色彩,除了為2019年4月毀於火災的巴黎聖母院發出哀歌外,也哀悼了他甚為想念的一位朋友和同事納森,作為對一段37年友誼的紀念和對逝去朋友的致敬。安德森亦憑此作品勇奪2023格文美作曲大獎,成績斐然。透過本次音樂會,葛哈特將與大家一展其獨特的音樂理念和見解,極盡發揮樂曲的特色,為樂迷送上嶄新的古典音樂體驗!
大提琴大師舉行獨奏會
是次葛哈特來港亦會舉行演奏會,於2月2日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呈獻德布西、高大宜及布拉姆斯的經典奏鳴曲,與本地星級鋼琴家李嘉齡攜手演出,帶來細膩流暢,扣人心弦的娓娓琴音,不容錯過!
凡同時購買上述任何兩場或以上節目之正價門票,可獲八折優惠。
香港小交響樂團
《最愛大提琴》:大提琴大師葛哈特
4.2.2023 | 星期六 | 8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420, $280, $160
首席客席指揮:柏鵬 Christoph Poppen
大提琴:葛哈特 Alban Gerhardt
節目
孟德爾遜 – 《寂靜的海與順風的航行》,作品27
安德森 – 大提琴協奏曲《禱告》(2018-2019)(亞洲首演)
由法國電台、香港小交響樂團、伯明罕市交響樂團、挪威室樂團、
瑞典室樂團及洛桑室樂團委約
布拉姆斯 – D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73
葛哈特大提琴獨奏會
2.2.2023 | 星期四 | 8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400, $260, $150
大提琴:葛哈特 Alban Gerhardt
鋼琴:李嘉齡(駐團藝術家2010-2011)
節目
德布西 – D小調大提琴及鋼琴奏鳴曲
高大宜 – 大提琴奏鳴曲,作品8
布拉姆斯 – F大調第二鋼琴及大提琴奏鳴曲,作品99
- 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其陪同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可獲半價優惠
- 凡購買正價門票4張或以上,可獲9折優惠
- 凡同時購買2月2及2月4日兩場音樂會之正價門票,可獲8折優惠
- 適合6歲或以上
- 門票:城市售票網
- 網上購票 (免手續費):撲飛
***********************************************************************************************
柏鵬 Christoph Poppen 首席客席指揮
指揮家、小提琴家、室樂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柏鵬在國際音樂界中享負盛名,現任科隆室樂團首席指揮,以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和以色列室樂團首席客席指揮。他於2014年創辦及出任藝術總監的葡萄牙馬爾旺國際音樂節聲譽日隆,國際知名獨奏家紛紛亮相。其他2022/2023樂季重點演出包括與葡萄牙波圖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再度指揮德意志電台愛樂樂團、慕尼克室樂團及雅典國家樂團,以及繼續與科隆室樂團合作莫札特彌撒曲全集的灌錄工作。
柏鵬於1995至2006年間擔任慕尼克室樂團藝術總監,在短時間內即令樂團實力大增,形象煥然一新。2006年他被委任為薩爾布呂肯電台交響樂團音樂總監,2007年至2011年出任新的德意志電台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柏鵬合作過的樂團包括維也納交響樂團、德累斯頓國家樂團、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法國電台愛樂、班貝格交響樂團、薩爾茨堡室樂團、荷蘭電台愛樂、海牙愛樂、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首爾愛樂、新日本愛樂及新加坡交響樂團等。他在義大利亦演出頻繁,常與當地頂尖樂團合作,並在多個藝術節如威尼斯雙年音樂節中亮相和主持大師班。
此外,柏鵬經常為歌劇執棒,先後為斯圖加特國家歌劇院、法蘭克福歌劇院、科隆歌劇院、卡羅費利切劇院、埃森音樂劇院及由魯爾三年展委約的新製作等出任指揮,大獲好評。
柏鵬亦為出色的小提琴家,於1978年聯合創立了凱魯比尼四重奏。他曾任德特莫爾特音樂學院小提琴及室樂教授,其後於1996至2000年出任柏林艾斯勒音樂學院院長。他於2001至2005年間同時擔任著名的ARD慕尼克國際音樂比賽藝術總監。2019年成立馬爾旺音樂及藝術國際學院。2020至2022年間,他是首爾古典革新音樂節藝術總監,節目策劃極具創意,多位國際知名演奏家亮相。並自2003年起為慕尼克音樂及戲劇學院小提琴及室樂教授。柏鵬亦於2021/2022年度起出任著名的索菲亞音樂學院小提琴系系主任。
柏鵬於2015/2016樂季起獲委任為香港小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於「相約大師柏鵬系列」中為香港觀眾帶來豐富及新鮮的曲目,當中包括不少德奧經典及當代音樂作品。他曾帶領樂團於德國及葡萄牙馬爾旺國際音樂節中演出。他亦於第一屆香港國際指揮大賽中擔任評審聯合主席。樂團音樂總監葉詠詩2020年5月卸任後至樂團委任新總監之前,柏鵬將與葉詠詩攜手負責樂團的藝術發展事宜。
***********************************************************************************************
葛哈特 Alban Gerhardt 大提琴
葛哈特於1991年首次與比齊哥夫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從而展開國際演奏事業。他被公認為最多才多藝的大提琴家之一,不論是演奏巴赫的獨奏作品、古典或浪漫時期的名作,乃至與當代作曲家的合作,均獲得各方高度評價。
葛哈特憑藉高超的音樂造詣、扣人心弦的演奏,以及對藝術永不止息的極致追求,30多年來一直深受樂迷擁戴。他擅長於熟悉的作品中融入新意念,亦喜愛鑽研鮮為人知的古典及當代作品,使之於同儕之中更為別樹一格。
葛哈特曾與多個世界知名的樂團同台演出,包括與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英國及德國所有的電台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蘇黎世音樂廳樂團、法國國家樂團、克里夫蘭樂團、費城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及芝加哥交響樂團等。合作過的指揮有杜南憶、馬素、馬其拉、泰利曼、西蒙娜‧楊、麥爾姬、尤洛夫斯基及尼爾森斯等。
葛哈特的演奏曲目相當廣泛,涵蓋所有主要的協奏曲,他亦是不少當代作曲家首選的獨奏家。剛獲得2022格文美作曲大獎、著名作曲家安德森的大提琴協奏曲《禱告》,便是葛哈特與法國國家樂團於2020年首演。此前他更分別與悉尼交響樂團及柏林愛樂樂團合作,為澳洲作曲家迪恩的協奏曲作首演,大獲成功。此外,他又曾與紐約愛樂樂團、瑞典電台交響樂團及倫敦愛樂樂團等攜手獻演。新樂季的重點演出包括與香港小交響樂團為安德森的大提琴協奏曲作亞洲首演,與艾拉斯-卡薩多指揮的明尼蘇達樂團、西蒙娜‧楊指揮的西班牙國家樂團、佩特連科指揮的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以及古爾本基安交響樂團合作。
葛哈特推出過的錄音皆好評如潮,獲獎無數,當中收錄陳銀淑大提琴協奏曲的錄音不但獲「BBC音樂雜誌大獎」,更入圍2015年「留聲機雜誌大獎」。他經常為Hyperion灌錄唱片,2019年推出的巴赫組曲錄音獲《星期日泰晤士報》選為年度百大唱片之一。最新的錄音作品為蕭斯達高維契的大提琴協奏曲,與薩拉斯特指揮的科隆WDR交響樂團合作錄製,榮獲2021年國際古典音樂大獎。
葛哈特熱愛室樂,他的室樂夥伴包括奧斯博尼,曾於本樂季隨葛哈特一同到北美演出。此外,他與小提琴家傑高娃、編舞家烏爾里克森及雕塑家波辛合作的跨界演出亦於紐約成功首演。
葛哈特亦熱衷與觀眾分享他的新嘗試,他曾在歐美各地舉辦過演出及工作坊等外展項目,演出不局限於音樂廳。到訪之處除學校和醫院外,亦包括一些公共場所及青年懲教院。
葛哈特演奏時使用的是1710年由葛弗瑞勒製作的名琴。
***********************************************************************************************
安德森 Julian Anderson 作曲家
安德森1967年於倫敦出生,是同代作曲家中最受尊崇及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安德森曾隨林伯特、郭爾和米雷爾學習作曲。1992年,年僅25的他憑兩樂章管弦作品《雙聯畫》(1990)獲頒英國皇家愛樂協會大獎,正式開展其作曲事業。安德森亦獻身教學工作,包括於1996-2004年間於皇家音樂學院擔任資深作曲教授,當中有五年兼任作曲系主任;2004-2007年於哈佛大學任教;於吉爾德霍爾音樂及戲劇學院出任特別為他而設的作曲系教授暨駐院作曲家。他亦於2002-2011年間出任愛樂管弦樂團於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舉行的「當代音樂」音樂會系列的藝術總監;而2013-2016年間為域摩堂的駐場作曲家。
安德森常與世界知名樂團緊密合作,並多次獲邀擔任不同樂團的駐團作曲家,因此其大型音樂作品數量顯著及屢獲殊榮──如為克里夫蘭樂團創作的《幻想曲》(2009)贏得英國作曲家大獎;由倫敦愛樂及紐約愛樂聯合委約創作的《發現天堂》(2011)奪得南岸中心藝術大獎;由法國電台、香港小交響樂團、伯明翰市交響樂團、挪威室樂團、瑞典室樂團及洛桑室樂團委約、為葛哈特而創作、於2020/2021樂季作世界首演的大提琴協奏曲《禱告》(2018-2019),剛奪得2023年格文美作曲大獎。
其他委約作品包括:由倫敦愛樂首演、尤洛夫斯基指揮,為韋特曼而寫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柔媚的湛藍中》(2014-2015);由歷圖指揮、為柏林愛樂、波士頓交響樂團及皇家愛樂協會而寫的《法術》(2016);由卑爾根愛樂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及BBC蘇格蘭交響樂團聯合委約、為奧斯博尼而寫的鋼琴協奏曲《想像博物館》(2017);由倫敦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及巴伐利亞電台交響樂團於2022年首演、為人聲及樂隊而作的《放逐》(2021);由BBC、慕尼克愛樂及克里夫蘭樂團委約、題獻給指揮比齊哥夫的第二交響曲《布拉格全貌》(2019-2021)於BBC逍遙音樂會首演。
安德森為小型樂隊組合而寫的作品,包括奪得2006年皇家愛樂協會大型作品獎的《時刻之書》(2004),此作品的錄音亦獲得2007年留聲機大獎,而《梵谷之藍》(2015)則贏得英國作曲家學院大獎及皇家愛樂協會小型作品獎兩項殊榮。此外還有由域摩堂及鄧肯活音樂中心聯會委約的第三弦樂四重奏《花束》(2018),由積克四重奏於同年首演。
安德森的作品被多間唱片公司收錄。兩張「倫敦愛樂現場」錄音記錄了他擔任倫敦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期間的時光,首張錄音(《幻想曲》,2013)獲提名2014年度留聲機大獎,而第二張錄音(《在柔媚的湛藍中》,2016)則贏得2017年《BBC音樂雜誌》之首演獎。
安德森的音樂成就備受肯定。他於2021年及2022年分別獲頒大英帝國勳章及摩納哥文化騎士勳章。安德森現為摩納哥皮埃爾親王基金會音樂委員會主席,以及吉爾德霍爾音樂及戲劇學院作曲系資深教授。
***********************************************************************************************
李嘉齡 鋼琴/駐團藝術家2010-2011
李嘉齡自2005年獲得波蘭第15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六名後,便正式踏上國際舞台。她頻繁的演奏足跡遍及歐亞及北美各地,除獨奏演出外,亦經常與世界知名的樂團合作獻演,包括以色列愛樂、華沙愛樂、西班牙加利西雅皇家愛樂、日本仙台愛樂管弦樂團、中國愛樂、廣州交響樂團、武漢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及香港管弦樂團等。2010/2011樂季她獲香港小交響樂團邀請出任駐團藝術家,亦曾隨樂團遠赴南美、意大利及台灣巡演。
李嘉齡亦為多個大型音樂節的常客,曾參與的音樂節包括波蘭蕭邦國際音樂節、格但斯克音樂節、意大利阿西西音樂節、德國邁森鋼琴音樂節、紐約國際鍵盤音樂節、鮑登國際音樂節、芬蘭埃斯波音樂節等。她於第42屆香港藝術節中為動畫《魔法鋼琴與蕭邦短篇》作現場演奏,廣受各界好評。李嘉齡亦曾兩度受邀於維也納及香港演出「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馬拉松」。她又於2018年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周中以獨奏者身份與香港創樂團同台演出。近年重點演出包括與歷圖指揮的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獻演。
李嘉齡熱愛室樂,經常於室樂音樂會中演出,她曾與多位享譽國際的音樂家合作,包括小提琴家寧峰、姜東錫、大提琴家李垂誼、米勒索特、克亞尼瑟夫、小號演奏家納卡里亞科夫以及上海弦樂四重奏等。李嘉齡亦為2018年成立的香港電台室樂演奏家成員。
李嘉齡生於香港,四歲開始學習鋼琴,於香港演藝學院就讀期間隨黃懿倫學習,後負笈德國漢諾威音樂及戲劇學院深造,師事瓦迪。她獲得的獎項包括:第三屆德國賽樂爾國際鋼琴比賽冠軍、2003年麥肯齊藝術家成就獎、第15屆意大利國際協奏曲比賽季軍及樂評和觀眾獎,亦是第一屆香港國際鋼琴比賽、樂府國際音樂大獎、真娜.巴侯雅國際鋼琴大賽、仙台國際音樂比賽以及第16屆西班牙桑坦德國際鋼琴比賽等項目的獎項得主。
李嘉齡推出過的專輯包括由蕭邦學會發行的蕭邦全集、史卡拉蒂奏鳴曲全集,以及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的《就是古典音樂3》。
李嘉齡曾獲民政事務局局長頒發嘉許狀,以及獲頒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和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新秀獎,以表彰她在音樂領域的傑出成就及在推廣藝術文化方面的超卓貢獻。
李嘉齡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的榮譽駐校藝術家,並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
下載新聞稿傳媒垂詢
香港小交響樂團高級市場及業務拓展經理
莫皓明
電郵:amanda.mok@hksinfonietta.org
直線電話:+852 3607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