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傳媒資訊

小提琴才女佩特洛娃演繹西貝遼士協奏曲
高世章為英國作曲大師作品旁白

請即時發放
2024年5月20日

生於保加利亞音樂世家的小提琴才女佩特洛娃(Liya Petrova),獲《泰晤士報》讚譽她「擁有華麗和像銀光耀目的純淨音色」,她自2016年摘下尼爾森國際音樂大賽冠軍後邀約不斷,曾合作過的樂團包括法國電台愛樂、巴黎樂團、荷蘭電台愛樂樂團等。她將和英國指揮拉森麥嘉兒(Catherine Larsen-Maguire)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西貝遼士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堂皇之姿,演繹這首偉大經典。

音樂會上亦會帶來兩首英國作曲家充滿啟示的亞洲首演作品,包括貝蕾(Charlotte Bray)啟發自環境議題的創作 ─《當冰山崩舞時》,以及作曲大師郭爾(Alexander Goehr)的《子曰》。郭爾80年代曾訪華講學,對漢學興趣濃厚,並啟發了譚盾、陳其鋼等華人作曲家。拉森-麥嘉兒曾為郭爾之作品《子曰》作世界首演,這次亞洲首演,樂團邀得著名音樂劇及電影音樂作曲家、音樂才子高世章擔任旁白,以另一角度刻劃孔子的偉大學說。

《最愛小提琴》:西貝遼士小提琴協奏曲將於6月1日(星期六)晚上8時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門票已於城市售票網熱賣中。

 

絕美北國小提琴名作
西貝遼士是芬蘭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最為人所熟悉的樂曲中,不得不提這首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樂曲於1904年面世時並不理想,後來西貝遼士再作修定,並於1905年首演獲得空前成功,時至今日已成為小提琴家趨之若鶩的演奏曲目。師從小提琴大師杜美、卡普森、維特哈絲的佩特洛娃,對於這次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佩特洛娃解釋道:「這首協奏曲是非常激烈、富戲劇性和強大的,我喜歡在其中尋找多種變化。我幻想站在一片充滿冰雪的廣原上,下著雪,我感覺到冷風吹在我的臉上,而我前面有一場風暴,我能看到它,我必須穿透它。」

 

高世章參與《子曰》亞洲首演
現年已屆91歲的作曲大師郭爾,作品豐碩,題材涵蓋世界不同地域和歷史,以音樂連結人文思哲,地位舉足輕重。他先後創作過歌劇、音樂劇場作品、交響樂、協奏曲等管弦樂作品,均為著名的樂團或指揮委約創作及演出。郭爾曾於巴黎隨梅湘及羅里奧學習,年輕時是曼徹斯特新音樂群的創辦人及主力推手,對20世紀後期的英國音樂發展面貌產生重要影響。作為音樂教育家,郭爾於60年代後期起,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耶魯大學及列斯大學任教,桃李滿門。1975年被委任為劍橋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及後出任桂冠教授。郭爾也曾在中國講學,並兩度出任美國鄧肯活音樂節駐節作曲家。

郭爾於2016年發表的《子曰》,取材自孔子的《論語》。作品為旁白及室樂團而寫,郭爾以《論語》中的文字把作品分為七個慢板及最後的快板,從一個概念延伸出不同的層面。樂團邀得音樂才子高世章擔任粵語旁白,並為此作品作亞洲首演,以另一角度帶領觀眾進入孔子思想的宇宙。

 

香港小交響樂團

《最愛小提琴》:西貝遼士小提琴協奏曲

1.6.2024 | 星期六 | 8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480, $340, $200

指揮:拉森-麥嘉兒 Catherine Larsen-Maguire
小提琴:佩特洛娃 Liya Petrova
旁白(粵語) *:高世章(駐團藝術家2018-2019)

節目
貝蕾 -《當冰山崩舞時》(2021)(亞洲首演)
西貝遼士 –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
郭爾 -《子曰》,作品99(2016)(亞洲首演)
              為旁白及室樂團而作*

 

  • 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其陪同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可獲半價優惠
  • 凡購買正價門票4張或以上,可獲9折優惠
  • 適合6歲或以上
  • 門票:城市售票網
  • 網上購票 (免手續費):撲飛

***********************************************************************************************

拉森麥嘉兒 Catherine Larsen-Maguire                                                  指揮

拉森-麥嘉兒天生的音樂感、精湛的技巧、對音樂的敏銳觀察力及充滿感染力的指揮風格,令她成為當今炙手可熱、備受讚譽的指揮家。藝評家稱讚她展現「精力充沛、節奏靈活、嚴謹精確和獨到的演繹」(《藝術桌》)的指揮技巧及她「投入、熱衷而準確的指揮方向難以匹敵」。拉森-麥嘉兒對英國浪漫時期作品見解精闢,深受歡迎之餘,海頓、布拉姆斯、馬勒,以致當代作品,一樣遊刃有餘。

近年合作的樂團包括倫敦愛樂樂團、BBC威爾斯國家樂團、蘇格蘭室樂團、皇家北部交響樂團、圖盧茲國家樂團、加利西亞交響樂團、特內里費島交響樂團、埃斯特雷馬杜拉樂團、斯洛文尼亞RTV交響樂團、日內瓦室樂團、哥廷根交響樂團、哥倫比亞國家交響樂團、哈利斯科州愛樂樂團等。拉森-麥嘉兒與合作的樂團及其觀眾之關係密切,不斷獲邀重訪樂團舞台,2023/2024樂季重訪的樂團包括梅克倫堡國家樂團、柏林德意志室樂團、哈拉帕交響樂團、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愛樂樂團、以及首度亮相萊茵愛樂樂團、納瓦拉交響樂團、新阿基坦室樂團等。合作過的獨奏家包括韋特曼、莫羅、沃克、施比、朗度、約臣兄弟、莊斯及韋格娜。

拉森-麥嘉兒勇於挑戰新作品及熱衷當代音樂,與郭爾、美里肯、圖爾、甘比、麥米蘭及洛根斯等多位當代作曲家合作無間及首演其作品。此外,亦與利物浦愛樂樂團10/10組合等多個現代音樂組合合作。

拉森-麥嘉兒亦相當重視培育新一代音樂家,致力與年輕音樂人合作。繼2023年一系列備受讚譽的音樂會演出後,她即被委任為蘇格蘭國家青年樂團首位音樂總監,任期由2024至2026年。

拉森-麥嘉兒於英國曼徹斯特出生,現居柏林。她於劍橋大學修讀音樂後,再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及柏林卡拉揚音樂學院進修。拉森-麥嘉兒曾任柏林喜歌劇院巴松管首席10年,2012年開始專注於指揮事業。

***********************************************************************************************

佩特洛娃 Liya Petrova                                                                           小提琴

小提琴家佩特洛娃才華洋溢,獲《泰晤士報》稱許其「擁有華麗和像銀光耀目的純淨音色」,《史特拉提琴雜誌》亦對她「渾然天成的精湛技藝」讚譽有加,自2016年摘下尼爾森國際音樂大賽冠軍後便邀約不斷,廣受各界喜愛。

佩特洛娃以獨奏身份合作過的樂團有:巴黎樂團、法國電台愛樂樂團、盧森堡愛樂樂團、安特衛普交響樂團、荷蘭電台愛樂樂團、法蘭德斯交響樂團、魏瑪國家樂團、蒙地卡羅愛樂樂團、布魯塞爾愛樂樂團、北德羅斯托克愛樂樂團、關西愛樂樂團、里昂國家樂團、波爾多國家樂團、盧瓦爾河大區國家樂團、華沙交響樂團、奧登斯交響樂團等。她又曾與不少國際知名的指揮合作,包括陳以琳、科查諾夫斯基、華特、赫雷韋格、彭德雷茨基、謝普斯-施奈德、迪亞昆、李布賴希、格茨、波斯卡、殷‧托堤利亞、張弦、瑪蒂雅克、米納西、華倫格林、塔巴赫尼克及洛佩斯-科博斯等。

在室樂演奏方面,佩特洛娃與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勝出者康特洛夫頻繁合作,她的室樂夥伴還包括拉娜、帕譽特、費蘭迪斯、阿嘉莉殊、巴舒密、麥斯基、卡普森兄弟、杜美、艾尼斯、安格利殊、布雷利、王羽佳、考斯、塔梅斯蒂、菲利浦及柏斯卡爾等。她的身影亦常見於多個國際音樂節如梅克倫堡-前波莫瑞音樂節、萊茵高音樂節、路德維希堡宮音樂節、艾克斯普羅旺斯復活節音樂節、《熱狂の日》音樂祭、法國拉羅克‧昂迪榮國際鋼琴音樂節及依雲音樂節等。

佩特洛娃推出過的數張專輯皆獲廣泛好評。她的首張專輯於2018年推出,與波斯卡指揮的丹麥奧登斯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尼爾森及浦羅哥菲夫小提琴協奏曲,獨具魅力的詮釋獲各大雜誌媒體高度評價。最新專輯在2023年面世,收錄了與沃德指揮的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合奏的沃爾頓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與鋼琴家拉羅姆合作的雷史碧基小提琴奏鳴曲。此前她還推出過的兩張專輯,包括與鋼琴家庫斯內佐夫合奏、於2020年發行的專輯,收錄了貝多芬、巴伯及布列頓的作品。她又與康特羅夫及華沙交響樂團合作,灌錄了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莫扎特的第七小提琴協奏曲,收入翌年推出之專輯中。

佩特洛娃生於保加利亞的音樂世家,就讀於布魯塞爾伊利沙伯皇后音樂學院時師事杜美,其後先後入讀柏林艾斯勒音樂學院及瑞士洛桑高等音樂學院,分別隨韋特哈斯及卡普森學習。

佩特洛娃現居於巴黎。她演奏時使用的是私人贊助的1742年製瓜爾奈利名琴「羅威利」。

***********************************************************************************************

高世章                                                                                   旁白/駐團藝術家(2018-2019)

紐約大學音樂劇創作碩士,音樂劇作品包括《Heading East》(美國 Richard Rodgers Development Award),《Takeaway》(倫敦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 ),粵語音樂劇《四川好人》、《頂頭鎚》、《一屋寶貝》、《奮青樂與路》、《穿Kenzo的女人》及《大狀王》等,並10度獲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

曾為張學友音樂劇《雪狼湖》國語版出任音樂總監。為任白基金粵劇《帝女花》、《再世紅梅記》及《蝶影紅梨記》譜寫新音樂。2010年為《情話紫釵》作曲,並於上海演出。2014及2016年兩度與葉詠詩及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出《一屋寶貝》音樂廳。 2022為香港法國五月《星光之城》任藝術及音樂總監。2024年撰寫音樂劇《雄獅少年》並於廣州大劇院及香港藝術節上演。

曾為多部電影創作音樂,憑《如果.愛》先後獲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亞太影展及香港金紫荊的最佳歌曲及音樂。《大上海》主題曲《定風波》獲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捉妖記2》配樂則獲美國ASCAP Screen Music Award。2018-2019年出任香港小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並舉行專場音樂會《高世章的神奇電影畫布》。

 

下載新聞稿

傳媒垂詢

香港小交響樂團高級市場及業務拓展經理
莫皓明
電郵:amanda.mok@hksinfonietta.org
直線電話:+852 3607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