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店
  • English

駐團藝術家

香港小交響樂團自2006年起舉辦「駐團藝術家」計劃,邀請不同範疇的藝術家在樂季中以不同形式與樂團交流和合作,亦為古典音樂創造新的可能性。這些藝術家在卸任後他們在各自的範疇盡領風騷,亦繼續與香港小交響樂團保持緊密合作,攜手創建一塊可讓香港的藝術家及音樂藝術發光發熱的腹地。

ditto ditto 2024 - 2025

ditto ditto 由陳葆恩 Donna與陳葆珊 Nicole(P.S. Chan)於2012年創立,以手繪創作再融入活版印刷技術(letterpress),選用獨特紙材製作出具有手工觸感的紙品。

配合新樂季主題「Closer Than You Think」,ditto ditto 特別為樂團構思新樂季小冊子封面:「我們一直深信只要細心留意身邊點滴,在營營役役的生活節奏裏都可以發現快樂,就好像香港小交響樂團多年來為觀眾打開不同的門和窗口,把好音樂分享,帶領觀眾體驗音樂的感動。」

何博欣 2022 - 2024

何博欣(Vivian Ho),香港藝術家及插畫家,畢業於美國衛斯理大學,主修藝術及經濟。作品獲香港M+博物館、瑞士法爾曼基金會、日本西陣系列及希臘高比露索斯藝術館收藏,並曾於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巴黎、羅馬及美國等地舉行聯展及個人展覽。

鄺展維 2020 - 2022

鄺展維是香港土生土長的作曲家,創作範疇包括管弦樂、合唱、以至為各種室樂組合及獨奏者而寫的音樂作品,曾演出其作品的著名樂團及音樂家包括法國現代樂集、法國電台愛樂、香港小交響樂團、斯圖加特創聲獨唱團、意大利現代室樂團、澳洲Ensemble Offspring、香港創樂團、美國Eastman BroadBand、英國克萊采弦樂四重奏、長笛演奏家卡洛利及直笛演奏家鈴木俊哉等,近年其作品曾於多個國際藝術節中演出,包括日本武生國際音樂節、瑞士提契諾音樂節、意大利Rondò a Bobbio 、法國巴黎音樂與聲學研究中心ManiFeste音樂節、法國拉羅克‧昂迪榮國際鋼琴音樂節、德國東弗里斯蘭「浪潮」音樂節、葡萄牙馬爾旺國際音樂節 、香港藝術節及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等。

麥兜 2019 - 2020

麥兜自幼跟隨母親麥太學習捲腹。一歲起即在各地公開表演咬蛋卷、卷蛋、法國田螺以及雞絲粉卷。麥兜於2019年作出個人最大突破,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演繹他的最新作品,《捲腹咬燒腩卷》 (世界首演)。

高世章 2018 - 2019

繼2014及2016年兩度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一屋寶貝》音樂廳,本地著名音樂劇及電影作曲家高世章於2018/2019樂季擔任駐團藝術家,與樂團推出《一屋寶貝》音樂廳錄音,並舉辦《高世章的神奇電影畫布》音樂會,首次將他的電影音樂送上交響樂舞台。

陳慶恩 2016 - 2018

陳慶恩現為香港大學音樂系教授,並曾出任香港小交響樂團2016-2018駐團藝術家。作品曾於香港藝術節、愛丁堡藝術節、墨爾本藝術節、新加坡藝術節、德國、布達佩斯和阿姆斯特丹的音樂節等演出。陳慶恩的創作以糅合中西特色見稱,近作包括樂團於2016/2017樂季首演的《月魄》,以及2017年香港藝術節委約創作的《世紀.香港》音樂會(音樂總監及作曲)等。

石家豪 2015 - 2016

香港小交響樂團於2015/2016樂季邀得本港著名視覺藝術家石家豪擔任駐團藝術家,與樂團合作,由音樂出發,以畫筆捏塑多個主題設計,令觀眾眼前一亮。

麥淑賢 2014 - 2015

麥淑賢於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取得音樂學和音樂理論哲學博士雙學位,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理論科副教授。她致力研究舒伯特的音樂,在2008年獲美國音樂理論學會頒授新晉學者獎,其著作曾由多份國際學術期刊及大學出版社發表。

朱栢謙 2014 - 2015

朱栢謙活躍於劇場及音樂界,於2012/13年度憑中英劇團製作《大龍鳳》獲第23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喜/鬧劇)。朱栢謙於2014及2016年與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出《一屋寶貝》音樂廳,廣獲好評。

羅詠媞 2013 - 2014

大提琴家羅詠媞合作過的著名樂團包括紐約愛樂、波士頓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等。羅詠媞曾獲獎無數,是茱莉亞大提琴協奏曲比賽、金斯維爾國際比賽等比賽的冠軍。她同時是室樂組合Classical Jam的創團藝術總監。羅詠媞曾與樂團多次合作,以及於2013年在ArtisTree與Classical Jam及樂團成員為觀眾帶來多場別樹一格的音樂會及工作坊。

盧思泓 2012 - 2013

盧思泓是香港土生土長的笙演奏家,獲獎無數。他曾隨香港小交響樂團出訪歐洲、南美、北美及北京等多個國家及城市,廣獲好評。盧思泓曾為陳慶恩所寫的笙協奏曲《一霎好風》(2012) 及伍卓賢所寫的《在這城崩壞之前》(2013) 作世界首演。

伍宇烈 2011 - 2013

舞壇劇場多面鬼才伍宇烈於2011/2012及2012/2013樂季出任駐團藝術家。他曾為樂團導演跨界製作《藍月夜》(2017),《小城大兵的故事》(2016)、《拉威爾1875 vs 拉威爾2012》(2012)、《如夢逝水年華》(2012) 以及《士兵的故事》(2010上海世博會香港周閉幕演出),參與演出《麥兜.我和我媽媽》(2015),為《芭蕾音樂知多少》音樂會擔任編舞及主持,為載譽重演的《一屋寶貝音樂廳》擔任編舞 (2016) 及為《高世章的神奇電影畫布》(2018) 擔任舞台指導。

李嘉齡 2010 - 2011

香港鋼琴天之驕女李嘉齡與樂團合作無間,曾一同出訪意大利、南美洲及台灣。李嘉齡在2005年的波蘭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中獲得第六名,是首位於該大賽獲獎的香港人,此外她亦是多個大賽的冠軍得主,並常獲邀到歐美及亞洲各地演出。

黎志華 2009 - 2011

黎志華曾擔任香港小交響樂團副指揮 (2013-2014)及駐團藝術家 (2009-2011)。他曾於2002年至2005年間擔任BBC愛樂的助理指揮,亦在歐洲及亞洲各地指揮音樂會,深受觀眾歡迎。畢業於英國吉爾德霍爾音樂及戲劇學院和牛津大學的黎志華曾贏取多個比賽獎項,包括BBC青年指揮家工作坊大賽。在任駐團藝術家期間,黎志華除了指揮和主持多場音樂會外,他亦積極參與樂團舉辦的教育計劃。

楊嘉輝 2008 - 2009

多才多藝的作曲家/多媒體創作人楊嘉輝以融合當代音樂、科技及新媒體元素而見稱,作品超越當代古典、聲音視覺等定義。在任其間除了為樂團譜寫新作《零光片羽》(為樂隊及電子聲效而作)(2008) 和《抉電掀雷》(為任天堂Gameboy,電子音效及樂隊而作)(2009) 外,更於樂團的《孟德爾遜知多少》(2009) 和《電視金曲慶團圓》(2010) 中擔任藝術統籌,為節目注入錄像及跨媒介新元素。此外,他更曾為樂團於ArtisTree舉行的音樂會上首演兩套跨界製作,《電動兒時情景》(2010) 及取材自梅湘的鋼琴作品《聖嬰二十默想》的《基督聖像之默想》 (2011)。

伍卓賢 2006 - 2008

全能音樂人伍卓賢是樂團的首位駐團藝術家,在任期間除了譜寫委約作品如《幻彩星河》(2006)及《飛》(2007)外,亦為多個特別演出項目編曲,如收錄於《就是古典音樂》大碟中的《古典名曲大串燒》(2008) 及無綫60集電視劇《歲月風雲》中的插曲《三套車》(2007)等。在之前的麥兜音樂會《茶餐廳嘉年華》(2006)及《麥兜.感人至深小聖誕》(2014)中,他更粉墨登場扮演一位多才多藝的茶餐廳伙計,自彈自唱及rap出多首精彩樂曲,成為城中佳話,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他於2013年的香港藝術節音樂會上為樂團譜寫及首演雙笙協奏曲《在這城崩壞之前》。伍卓賢亦於2016/2017樂季的Beyond Good Music @ The Fringe上為觀眾帶來兩場糅合爵士樂式即興及現代古典音樂觸覺作品的音樂會。